一、关税战升级,外贸企业正面临新一轮“外需冲击”
北京时间4月7日晚,美国总统特朗普在其社交平台发文称:若中国不撤回新增的34%关税,美方将于4月9日起,对中国商品额外再加征50%的关税。
这不是将现有关税提高至50%,而是在原有基础上叠加,若政策落地,中国部分出口商品的总关税将超过104%。
据联合早报报道,自今年2月起,美国已对中国产品连续加征关税,平均税负从原来的13%涨至117%。这已远远超出经济博弈范畴,演变成政治施压下的“硬对抗”。
中美之间这场“没有硝烟的战争”,对出口导向型工厂、贸易公司、跨境平台,短期都将造成不同程度的订单冲击。
二、中国态度明确,不妥协也不对抗,鼓励企业“内外双修”
针对此次突发事态,人民日报4月7日头版评论迅速表态:“天塌不下来”。
- 不会关上谈判大门,但不会存有幻想
- 做好全方位应对准备,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
- 扩大内需、稳定外需、强化自我造血能力
一系列信号清晰传达:中国不会在贸易问题上让步,也不会再单一依赖美国市场。
而对外贸企业来说,这背后意味着几个实际的转变方向:
- 市场多元化已成刚需,东南亚、中东、拉美、俄罗斯等新兴市场地位将迅速上升;
- 自主获客能力必须提速,不能再完全依赖展会和中间商;
- 产品附加值和品牌力成突围关键,低价订单时代正在过去。
三、外贸人在“乱纪元”里,如何布局生存之道?
全球正进入一个不再稳定、不再“规则化”的新纪元。
新加坡总理黄循财警示:全球化秩序正在崩塌,贸易规则变得不再透明和可预期。历史上的1930年代,美国以高关税开局,最终演变为经济危机与全球战争。
今天的中国已不再是当年的弱势玩家,而是可以与之抗衡的强国。但我们每一个外贸人、工厂老板,也必须加快自救速度,相比欧美市场,俄罗斯、中亚、拉美等市场正释放出“去美元化”、“去美平台化”的窗口机会,成为外贸“新蓝海”:
🔹 俄罗斯:中俄本币结算走通,物流陆路畅通,刚需产品采购不断增长;
🔹 中亚五国:受益“一带一路”建设,重工、日用品、建材类订单活跃;
🔹 拉美:年轻人口结构推动电商和跨境崛起,适合中国产品长期布局;
🔹 中东非:高消费能力+电商物流基础日趋完善,是高附加值品类突破口。
正如人民日报所言,“把扩大内需作为战略基点,把外部多元化作为破局之道”,在这一轮结构性周期中,外贸企业不能再将全部希望押注在某一个市场、某一个平台上,而要尽快构建自己的抗风险体系。
🔹 做好“去美国化”市场备份,发展多条腿走路的市场结构;
🔹 加速数字化渠道建设,布局Yandex、TikTok、谷歌广告等本地化流量系统;
🔹 建立俄语独立站与私域矩阵,掌握客户主动权,而不是被动等询盘;
🔹 积极参加区域性市场对接会,转向政治风险更低的区域做长期客户储备
结语:外贸路不好走,但未来永远属于提前行动的人
今天的全球格局比任何时候都更不确定。但危中有机,每一次贸易冲击,也都伴随着供应链重塑的红利期。如果你还没开辟俄+中亚+乌克兰等俄语市场,或者正在找靠谱的本地推广方案,欢迎留言交流!